欢迎您来到【杭州遇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18158501791

新闻资讯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人类最早的室内装修工程”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12-23 15:51:46      点击次数:364

北有周口店,南有万寿岩。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以发现北京猿人遗址而闻名世界,成为人类化石宝库和世界文化遗产;而被誉为“南方周口店”的万寿岩,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是迄今为止中国华南地区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类型遗址。


在万寿岩遗址发现的人工铺石地面,何以是“人类最早的室内装修工程”?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研究员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阐释。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万寿岩遗址是怎样的一处史前人类文化遗址?


傅柒生:万寿岩遗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距三明市区30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史前洞穴遗址,涵盖20万年前至2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集合了多个年代洞穴遗址,揭露的四个时期文化层均属典型南方砾石文化传统。


万寿岩遗址是福建乃至华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最重要的史前洞穴遗址之一,保存状态完好,存贮了大量远古人类生活重要信息。


QQ截图20221223160117.png


参观者万寿岩遗址灵峰洞内参观。钟欣 摄


中新社记者:万寿岩遗址是如何发现并保护下来的?它的发现有何重要价值?


傅柒生:万寿岩原来是三明钢铁厂石灰石原料开采场,这座露天矿山不仅石灰岩储量丰富,而且品质极佳。但在岩前村村民眼中,万寿岩是远古家园,岩体一处洞穴名为灵峰洞,存留着年代大约可追溯至宋代的观音庙遗迹。从1999年开始,岩前村5位老人,后来被称为“岩前五叟”,联名向有关部门要求保护万寿岩。


当年的文物保护意识尚没有今天这般深入人心,万寿岩矿产资源丰富,当地大型企业为了生产,需大量开采矿石。在对万寿岩遗址“开发还是保护”莫衷一是的争论中,2000年1月,时任福建省代省长习近平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科学保护。这一果断决策,及时抢救、整体保护了万寿岩遗址。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博物馆等组成联合考古队于1999年开始抢救性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明确了万寿岩遗址的科学价值。随即,省市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停止矿山开采工作,协调解决三钢生产所需矿石过渡性供应问题,既保护文物又兼顾经济发展;编制四期抢救性保护方案并组织实施,使万寿岩遗址危岩和水患灾害得到初步治理;编制遗址保护规划和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使遗址保护工作依据规划进行;加大文物保护推介力度,扩大万寿岩遗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1999年到2004年,万寿岩遗址先后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发现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等重要遗迹。万寿岩遗址先后被列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建设福建省首个旧石器时代专题遗址博物馆。


QQ截图20221223160014.png


参观者在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的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内参观。钟欣 摄


经过20余年的保护工程实施,万寿岩遗址基本消除了石铺地面霉斑和微生物繁殖、船帆洞内渗水、滴水现象及山体滑坡、落石等安全隐患。万寿岩遗址2017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福建省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1年获评全国百年考古百项大遗址保护规划项目。


万寿岩遗址的发现和保护过程意义重大,既保护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又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


首先,万寿岩遗址学术价值和意义重大,把福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往前提了近20万年。在其船帆洞下文化层中,距今4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举世罕见,是迄今发现最早人类改造洞居环境的建设性工程,被誉为人类最早的建筑实物例证。这里出土的锐棱砸击石片制作工艺和类型,与台湾的长滨八仙洞遗址出土相似,佐证了闽台两岸同根同祖的文化渊源关系。


其次,如何让发掘出土的文化遗迹和遗物走出库房向世人展示,向每位游客讲述自己精彩的故事,万寿岩遗址的活化利用实践提供了示范。


第三,万寿岩遗址的保护带给了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多年打造的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作为福建省目前唯一一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将万寿岩遗址文化内涵融入乡村振兴规划,与周边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协同发展,随着游客逐年增多而效益凸显。在提高当地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的同时,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也让当地民众在家门口感受到天更蓝、水更绿、景更美。


QQ截图20221223160047.png


游人在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的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游览。钟欣 摄


中新社记者:万寿岩遗址发现的人工铺石地面,为何被誉为“人类最早的室内装修工程”?


傅柒生:万寿岩遗址考古发掘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在船帆洞下文化层底部,揭露出距今约4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


在船帆洞考古过程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致呈“凸”字形的石铺地面,南北长22米,东西宽4.8米到8米,面积约120平方米。这些铺石多数为石灰岩,铺石大小不一,最大的长5.5厘米、宽3.8厘米,最小的长2厘米、宽2.6厘米。铺石为单层,表面略有起伏但大致平整,从晚期破坏的断面上可以看到,多数地段的铺石直接铺在原洞底的钙板层上。经权威专家鉴定,这是古人类为防潮而铺就的石质人工活动地面。


QQ截图20221223160136.png


图为游人在万寿岩遗址船帆洞内游览。钟欣 摄


除人工石铺地面外,船帆洞内还发现了排水沟槽和踩踏面。沟槽长约8米,沿着地势将水引入一处漏水洞中,这应当是古人类为了避免流水直接侵蚀石铺地面而挖就的;踩踏面则应是生活在船帆洞内的古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


船帆洞遗址石铺地面的发现,为研究早期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中国文物保护与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誉其为“人类最早的建筑”:“大面积人工石铺地面在我国是首次发现,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于2019年12月举办的万寿岩遗址国际学术交流会上,韩国史前史研究专家李隆助教授表示,这个遗址有如此好的考古发现和展示,对他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波兰罗兹大学考古研究所卢齐娜·多曼斯卡教授指着一处卵石铺就的地面说:“这样的作品,于我而言,前所未见!”马来西亚全球考古研究中心学者穆赫德·赛义丁称赞,能够将人类活动追溯至近20万年前,这样的遗址是中国对于整个世界的贡献。


QQ截图20221223155937.png


万寿岩遗址船帆洞内人工石铺地面。钟欣 摄


中新社记者:万寿岩遗址又为何被称为“海峡两岸的远古家园”?


傅柒生:1986年,台湾考古工作者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中发现大量锐棱砸击石片和石核,年代距今3万年前至1.5万年前。万寿岩遗址中灵峰洞挖掘出土的锐棱砸击石片距今18.5万年前,船帆洞发现的石核和石片距今3万年前,经鉴定在技术和类型上与台湾发现的锐棱砸击石片和石核均属典型南方砾石文化传统。


QQ截图20221223160031.png


万寿岩遗址灵峰洞外景。钟欣 摄


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距今2.5万至1.5万年末次冰期期间,由于海洋水面大幅下降,台湾海峡大部分露出成陆地,台湾岛与大陆相连,古动物群、古人类可自由往来于台湾和大陆,为早期古人类迁徙及其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万寿岩遗址的发现,从时间、空间上说明了台湾史前文化源自大陆,为闽台史前文化同根同源提供了有力证据,有助于较明确地解释大陆史前文化迁入台湾的路线。


中新社记者:当下,应如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化考古成果的挖掘、研究和传播,促进万寿岩遗址的保护?


傅柒生:万寿岩遗址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遗址,应当成为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样本,继续深化考古成果的研究、保护、传播等工作。


QQ截图20221223160103.png


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的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的石器。钟欣 摄


一是加强学术研究,扩大品牌影响。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万寿岩科研科普基地为依托,加强科研,制定新的《万寿岩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考古研究院进行合作,成立联合考古队对龙井洞等洞穴进行考古发掘,寻找古人类化石,进一步厘清洞穴文化遗存埋藏状况及其年代和性质。


二是修编保护规划,强化文物保护。本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修编,对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进行科学精准梳理,明确近期、中期、长期规划目标和工作任务,为后续保护和项目申报提供重要依据。


三是整合相关资源,推动融合发展。以万寿岩为主要空间载体,创意再现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场景,借力优质的山林环境,打造以史前文化研学、体验、游玩为特色的高品质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区;编制实施《万寿岩文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把考古文化资源与当地民俗文化结合起来,把遗址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文化自信、文明交流互鉴。

您感兴趣的新闻
上一条:中式红木装修,见证岁月的沧桑
下一条:“房子装修你家负责”心机男婚后要求妻子装修,却拒绝加妻子名字

返回列表